一、堿性除油
借助于堿和堿式鹽與油的皂化反應,除去工件表面上的油污。在堿液除油過程中,當槽液除油一段時間后,油污上浮于槽液表面,致使除油后的工件,又重新粘附上油污。因而降低了除油效果,為了克服這一弊端,就帶來除去浮在槽液面上油污問題。為使上浮油污分離出去,可采用溢流和活性炭、硅藻土吸附等方法處理。
工件堿液除油后,令工件表面殘留很少部分堿液,這對達克羅這一酸性水溶性涂料是非常有害的,一定要用水把工件表面反復沖洗干凈,一般可采用多級水洗進行處理,檢測堿殘留的方法可采用酚酞指示劑,滴上幾滴看一看工件表面有無紅色出現,如果有紅色出現可再進一步清洗。
二、乳化劑除油(中性脫脂)
乳化劑除油也稱表面活性劑清洗,它效率高,不易著火和人身中毒,是目前除油脫脂的較好方法之一,特別適用不定型產品和部件的清洗,而且沒有堿污染。乳化劑脫脂除油的作用原理是:當帶油污工件進入清洗槽中,其表面油污即與分散劑相接觸,乳化劑的親油基,濕潤油污表面,降低油——水表面的張力,從而向油污滲透,借助分子的熱運動,油污脫離工件表面,形成乳化狀態,并擴散到槽液中去而達到工件表面清除油污的目的。中性脫脂除油,主要是通過表面活性劑的復配,再加上消泡助劑、防銹等各種助劑配制而成。
工件通過水漂洗,在干燥過程中,一般會產生水銹,為了防止水銹的產生,可配用達克羅專用防銹劑進行防銹,對達克羅涂層的附著力及耐蝕性無不良影響。
三、溶劑清洗除油
溶劑清洗除油:可根據油污狀況,選用成本低、溶解力強、毒性小和不易燃的溶劑,常用的溶劑有200#溶劑油、松節油、三氯乙烯、四氯乙烯、四氯化碳、二氯甲烷,三氯甲烷等等。
采用含氯溶劑蒸汽清洗方法是一種主要的除油方法。例如:三氯乙烯具有較低的沸點(87℃),易于氣化和冷凝,而且蒸汽密度較大,不易擴散,不易燃燒,溶解油污力強,當溶劑與工件表面接觸后,能在工件表面形成冷凝的液體,將油污溶解沖洗掉,當工件接受溶劑蒸汽傳來的熱量后,溫度逐漸上升直至達到與溶劑蒸汽溫度相當時,冷凝作用停止,冷凝在工件表面的溶劑將油脂溶解后流回設備加熱槽內,再次氣化為溶劑蒸汽與工件接觸,如此不斷循環使用,與工件接觸的三氯乙烯溶劑永遠是清潔的,但要注意溶劑的泄漏。
使用溶劑蒸汽清洗,除油有四種方式:
1、氣型:運用于清洗一般油脂污垢。
2、液氣型適用于清洗形狀較為復雜的工件。
3、氣—噴型,適用于粘附力較強的油脂污垢。
4、液—噴一氣型,適用提高清洗質量,并可循環組合使用。
如果在液箱中加裝超聲波震蕩器,使工件在液箱中受到超聲波震蕩作用,更可提高它的除油去污能力。氯乙烯簡稱(TCE),一般來說,氯乙烯(TCE)中油污含量達到30%或當溶劑的PH值小于5.0時就必須重新更換清洗液,通常4升(TCE)可清洗一噸零部件。